立秋是阳气渐收、阴气渐长,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。立秋后气温逐渐下降,昼夜温差变大,但还有“秋后一伏”的炎热天气,许多人习惯待在空调房里,这个阶段寒气入侵易受凉,许多人出现肌肉酸痛、腰酸背痛的症状,此时应及时祛除寒气。对于祛寒,在我国传统医学中最佳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就是拔罐疗法。
什么是拔罐?
拔罐是一种中医传统技术,以罐为工具,利用燃火、抽气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,造成负压,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,使局部皮肤充血、瘀血,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。
拔罐疗法又名“吸筒疗法”,古称“角法”。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,拔火罐可分为闪罐、走罐、留罐及刺络拔罐等手法。
拔罐的适应症有哪些?
1.内科疾病:头痛、风寒型感冒、咳嗽、失眠、眩晕、胃脘痛、腹痛、呕吐、反胃、泄泻、便秘等。
2.外科疾病:疖病、乳痈、急性阑尾炎、急性胆绞痛、急性胰腺炎、毒蛇咬伤等。
3.骨科疾病:落枕、颈椎病、腰椎间盘突出症、腰椎管狭窄症、腰肌劳损、急性腰扭伤、肩关节周围炎、坐骨神经痛、肋软骨炎、肋间神经痛等。
4.妇科疾病:月经过多或过少、闭经、痛经、白带、黄带、赤带、妊娠呕吐、产后缺乳、产后腹痛、产后大便困难、产后发热等。
5.儿科疾病:小儿发热、小儿呕吐、小儿泄泻、小儿厌食、小儿夜啼、小儿遗尿、百日咳、腮腺炎等。
6.皮肤科疾病:银屑病、牛皮癣、斑秃、湿疹、蛇皮癣、痤疮、荨麻疹等。
7.五官科疾病:针眼、流泪症、沙眼、目痒、目赤肿痛、鼻塞、鼻炎、咽喉肿痛、口疮、牙痛等。
8.其它疾病可根据辨证、辨病、经验取穴,采用相应罐法治疗。
拔罐后的罐印有何含义?
1.紫黑而暗:供血不足,行经不畅,有血瘀现象。
2.紫色有黑斑:寒凝血瘀。
3.紫点状且深浅不一:气滞血瘀。
4.淡紫发青伴有斑块:多为虚证,兼有血瘀。
5.鲜红而艳:阴虚,气血两虚或阴虚火旺。
6.罐印灰白,触而不温:多为虚寒或湿邪。
7.罐体内壁有水气:表示该部位有湿气。
8.罐印出现水泡:体内湿气重,若水泡内有血水是湿热毒的反应。
9.皮色不变:触之不温者,提示患虚症。
10.皮肤微痒:风邪、湿症。
立秋之际拔罐,可祛除夏季贪凉积累的寒湿之气,从清暑热向滋阴养肺转变防止秋燥伤肺,为迎接秋季做好准备。
友情链接: